【千村跟访手记】在十里稻香中感受中国乡村大地的每一次脉动
发布时间:2019-08-20 作者: 来源:社会调查中心
作者:张亚楠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中国的乡村社会目前是怎样的一幅图景?
在没有参与过广东千村调查的人眼里,乡村社会可能是一幅蓬勃振兴的活力风貌,可能是一番日薄西山的颓唐之感,但真实的样子是怎样的呢?也许,在每一位已经走进乡村的访员眼里和心底都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的答案。而我们这次决定不负良机,随着督导巡视的步伐去一探中国乡村社会最真实的风貌。
此次,我们探访的地区是广东的韶关市。韶关,内接珠三角,外联湘赣,在广东乃至中国版图上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块。作为粤北的一部分,韶关在一些人眼里并非经济发达的地区,即使这样,在短短几天的行程里,韶关也向我们展现了它特有的一面。
01
村庄自然风貌:风车石磨、炊烟袅袅?
跟随督导首先到达了韶关市南雄市下属的一个村落,丘陵地带将这里的土地拱得起起伏伏,而村民们二三十户聚居在一起,分布在丘陵中狭小的平整土地之间。由于平整土地面积小,房屋大多依山而建,傍水而居。
督导所去的第二个村落位于韶关市曲江区,这里是典型的山地地貌,从镇上到自然村,需要行进11公里的盘旋山路。与前一个村子相同,这里的自然村规模也在20户左右。因为居于山顶的相对平整地带,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且远离城镇,颇有归园田居的隐世之感。
02
村庄发展:欣欣向荣or 日薄西山?
在南雄走访的村子中,有一座据村民讲述有五百年历史的城楼,而曲江走访的村落,至今依旧保留着上世纪70年代所建的房屋,可以说南雄和曲江的村落皆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时代的风雨和洗礼。南雄走访的村落交通更为便捷,因而外出务工人员较之更多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有一定积蓄之后会选择返乡,然后在村内修建起一座座漂亮的小楼,于是村庄内房屋呈现出新旧交替、略显杂乱的情况。而曲江走访的村落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情况有所改善的年轻人纷纷选择进城安家,村庄的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但也因为务工人员大多在外地或镇上安家落户,村庄的老房子才得以保留。
在行进过程中听到访员们和村干部分享,临近的其他村庄由于开发旅游资源或是发展特色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村民的收入也在集体经济和市场带动下翻了几番。而此行走访的两个村落均未有集体经济,村庄发展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在笔者个人看来,传统农村的消亡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新时期的建设发展之下,乡村风貌并不会像现在这般保留所有原始自然村,新的乡村势必会在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之下有更加全面的变化。这不仅是国家政策发展的必然,更是时代、市场与人民多重选择的结果。
03
村民接纳度:热情好客or 拒之门外?
在督导随行的几天里,两个村庄的访问皆进行的非常顺利,这也和两地淳朴的民风有莫大的关系。我们的访员进入到农户家中后,不时会得到农户馈赠的乡村天然美食。农户不只会招待访员品尝自家种的西瓜、李子以及蜂蜜,还会提出要留访员在家吃饭,但访员们本着不打扰农户的本心,谢过好意之后便离开了。
虽然两个村的访问工作大体上是顺利的,但在督导巡视时也有些小故事发生。南雄有一个样本需要追访调查,但那户家庭配合度并不高,我们的访员为了追访成功,便与那位原本配合度就不高的阿姨开始了“追逐战”,从河边追至四楼房顶,又从房顶追至一楼客厅,连下楼时都在询问阿姨,或许是我们的软磨硬泡(死缠烂打)终于感动了阿姨,最终访员成功完成了追访调查。
访员们调查顺利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幸福,而那些略有些心酸的故事则让他们学会了成长。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才知道,有的访员队伍在进村第一天就被驻村干部严正警告,并受到了所有村干部的“特别关心”;有的访员被当做暗访人员,被村民们用摩托车围堵被迫聆听他们的故事;还有的访员在访问过程中,被受访者的妻子拿扫把赶出家门……虽然这些经历让访员们大受挫折,但正因为有了如此的经历,他们才会有所针对地改进,才能在后续应对不同的访问情形时愈发从容。
04
我们的“村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此行过程中笔者一共接触了12位访员,他们来自江西、安徽、湖北、广东等地,分别在不同的学校求学,正学习着金融、中文、社会工作、国际政治、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化学、新闻等完全不同的学科门类。在谈到为什么参加广东千村调查时,一位学习国际政治的访员答到,“因为以后想要学习中国政治,我想,对中国政治的学习还是要建立在多了解农村社会的前提之上。”而一位学习金融的同学则说,“参与多项社会实践是我们金融专业历来的学科习惯,这次有机会到农村走走,了解农村目前的发展现状,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
在几日的观察之中,我们的访员虽然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但他们都秉承项目核心,以日趋娴熟的访问技巧,与农民们自如攀谈,最终形成了一份份高质量的问卷数据。而我们的督导在实地巡视的过程中,也及时地为访员们打通村庄关系,现场解决访员们关于样本接触、质控、数据录音上传、问卷疑惑等多个问题,每天晚上都会和访员们开会,总结当天的情况并叮嘱日后安排中的注意事项。
05
此类大型社会调查的意义:政策传递的有效性如何?
在调研过程中,访员们常会被农民们问到一个问题,“你们做这个调查有什么用呢?”每一个访员心中一定都有自己的答案,而笔者在此次跟访过程中,也从农户接受调查的过程中得到了些许启发。在询问农户关于土地和宅基地确权时,一些农户还将此次确权与几十年前的承包地分配混为一谈,而问到一些关于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了解程度时,许多村民尚对此不甚了解,也有一些村民,急于向访员们诉苦家中的经济情况如何困难。
于研究者而言,虽然问卷设计结构较为冗长复杂,但却能微观、真实地为研究农村基层问题、农民务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等收集最新的一手数据,为学界在此领域的深入有莫大的帮助。于农民和政府而言,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那些明明花了大力气着手推进的基层工作,为什么农民视而不见?那些政府耗费了高昂成本的惠民政策,为什么民众自己并不了解?
在我们进行此类大型社会调查,介入到农民生活中时,我们的到来或许会再次点燃了农民和政府的疑问,这对于基层来说是一件好事,农民通过调查中的问题,了解到国家推行的最新政策,并有机会以此为自身的发展谋得福利。政府也借此机会,宣传最新政策,并反思基层工作中的不足,于双方乃至整个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或许都有着微小却也重大的意义。
06
结语:步履不停
督导又一次拉着行李箱踏上了巡视的路程,访员们依然散布在南粤各地进行着调查访问,村集体的各项工作仍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农民们为生计奔波的日子还在继续。
我们虽然微小,但仍然想要听到中国乡土大地的脉动。
广东千村调查项目将继续跟随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用数据持续记录中国乡土大地的脉动,为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最新鲜有效、深度广泛的信息支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