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官网

【千村手记】望茫茫乡土,踏漫漫征途

发布时间:2023-08-29 作者: 来源:社会调查中心


编者按

2023年8月-9月,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暨南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以往“广东千村调查”的基础上升级加力,组织开展了“广东千村高质量发展大调查”项目,将通过问卷调查、定性深访、座谈会等形式收集镇、村两级数据和其他资料,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文作者焦俊豪为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2022级学生,在本次“千村调查”中作为访问员,前往河源紫金进行走访和调研。以下为其分享的乡村观察记录及相关思考。


望茫茫乡土,踏漫漫征途


作者 / 焦俊豪

我们来自同一片乡土,又踏上不同的征途。

——题记


01

我出生在“非典”那年,湖南省的一个小县城,在乡村里度过了生命最初的岁月。童年的时光不只带给我难改的乡音,也为我印刻下难以磨灭的对乡村的羁绊。即使回到了城市生活学习,我也时常会想念乡村,总在寒暑假闲暇之时回到那片哺育我的土地。

我一直以为,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和在乡村长大的孩子两者之间似乎有一种无形的隔膜,又似是围城,身处其中而难见其庐山真面目,同时对城外,渴望窥见不同。从城市到乡村,人们体验另一种人生后又匆匆返回;从乡村到城市,人们渴望成为扎根下来的第一代。我们无法要求那些从大山里拼搏出去的人都凭着一腔热情回来把乡村建设好,也无法要求从小就在城市里长大的人凭着好奇心、求知欲和短暂的过客径路就完全理解乡村,进而扎根乡村。

那么,乡村振兴的出路在哪?

我想,路是人走出来的,即使现在看不到那一条明晰的道路,当越来越多人为家乡前赴后继,那么,我相信隔膜就会逐渐消融,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也会越发明朗。在河源紫金一路走来,我看见了许多,也思索了许多。困境与希望交织于我的眼前,在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画面与一个个豁然开朗的瞬间,我对“乡村”与“人”的理解和敬畏更上一层。

河源紫金队访问员随当地干部走访


02

当记忆被铺陈开来,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乘车路上与当地司机不经意的一次聊天。司机得知我们是学校组织来社会实践之后,边称赞我们“重本学生”的身份,言语中无不透露出一种羡慕与感叹杂糅的情感。据他回忆,他所在的村子及附近每年重本上线的学生不超过5个。

记得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当时我深以为然,大山里的孩子想要改变命运所面临的困难确实是重重的,但我之前始终觉得这个事情离我的生活很遥远,无法切身感受。这种地方教育资源不均衡,我以往从课本上、新闻中知道,而当这个现状变成具体的地址、具体的数字、具体的山水之后,就给了我一种无言的震撼。而当我冷静下来,书写此文同时回忆我的成长和见闻时,才发现其实小时候就接触到了这种差异。

表哥与我年纪相仿,是我小时候很好的玩伴,随着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痕迹,我们也逐渐相隔得越来越远。城市生活学习的我置身于同龄人竞争中,越长大越只关心学习;留在乡村的表哥心思不在学习,也没想打拼,长大后似乎变得碌碌无为。后来再见表哥,他话很少,莫名有了一层隔膜,交谈中也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渐渐我俩没有了共同话题。成长过程中会觉得表哥比我自由,他要是不想读书可以选择直接去打工,似乎没有人会管束。而当时城市里的我自感因为考试,很累也很不自由。但如果让我和他换一种人生,我应该会坚决地拒绝,因为我心里明白,教育更有机会给我带来更好的生活。

以前会觉得表哥只是乡村孩子中的一个个例,后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发现这是农村孩子的共同困境。城市里的孩子,哪怕不爱学习,但因为处于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浓厚的教育氛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与教育脱节。而乡村的孩子,如果放松管教,就很容易在一个“自由”氛围环境下迷失,无法习得足以改善生活的能力成长。相应地,这些“迷失”的孩子长大后更多是在城市漂泊,尝试生存,直至发现无处扎根后就会返回乡村。

乡村要发展的好,必须得有内生动力,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但乡民大多是矛盾的,虽然想要家乡发展好,但若孩子能走出去,定会举家全力支持,而不是让孩子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农耕到老。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外迁,乡村一片片丰腴的田地逐渐撂荒,而乡村教育也随之而贫瘠。所幸的是,我在这次“千村调查”又重新见到了许多在乡村坚守奋战的人。

河源紫金队访问员焦俊豪与当地村干部进行面访


03

“只有3500?”这是我在了解村干部工作信息时脑海里不断浮现的话语。以我的所知,这个收入要想支撑家庭生活,是比较艰难的,多半是无法余下储蓄的。事实上,部分村干部也觉得这确实是不够。当我问到是什么支持他们坚守这个岗位时,一位村干说:“是情怀。”我突然意识到,在祖国各地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都有像这位村干部一样的人在默默地负重前行,他们甘于奉献,这让我不禁肃然起敬,心中涌现难以名状的感激之情。我常常会想,如同那些拒绝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建设的伟人巨匠,这些基层工作者其实拥有着同样的胸怀大义。他们都是为人民做实事的人。因此,我衷心希望这些扎根乡村的基层工作人员未来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在赶赴至乡土深处时,不需要在“诗和远方”与“面包”之间做选择。

完成调研后,我脱下了代表着“千村调查”访问员身份的小黄衣,选择一趟清晨班次的高铁离开河源。在这最后一程上,我依然被河源人民的淳朴和善良深深打动。当日我搭乘了顺风车去往高铁站,因为班次较早,所以没来得及吃早餐,只能忍着饥饿赶路。突然,临到高铁站之际,司机询问我是否吃过早餐,得知我未用餐后便主动带我去附近的特色早餐店。一开始我很是诧异,暗暗防备,但考虑到高铁站吃早饭不方便,终归是随司机去了早餐店。

等到店之后,司机自然而然地说要请我吃早餐。当时我顿感惭愧,赶忙收起猜忌,开始推辞。想到当地的人均收入以及跟司机路上聊天的情况,我大约能感受到司机其实也是普普通通跑滴滴的人,实在是不好意思让他请客。但司机是打定了主意,迅速就下单给钱,我只好连忙向他道谢。吃过早饭,我尝试与司机“交锋”,想返还早餐费,但还是被他拒绝了。我只好再三感谢。离别之际,司机笑着对我说:“以后有空再来玩!”我会心一笑,心中泛起阵阵暖意。

人们对乡村的刻板印象,有着消极色彩的一面,我们会担心自己“被排外”。不知从何时,我们开始不太信任陌生人。偶尔的新闻会模糊我的视线,但心里的防线总是不自觉显现。实际上,陌路相逢的村民可以是单纯热情的。有时候我会反思,是否因为发展太快了,反而其中的我们随之丢失了一些本真?西方有“社区”的概念,指的是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建设自己的“community”,这在乡村中还有保留,但城市中的人则大多连邻居是谁都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似乎越来越淡了,可乡村不是这样,乡民们还是如我儿时印象那般相亲相爱、淳朴善良。想到这,我又笑了笑,我想,乡村一定会发展更好的,因为长夜有烛,乡野犹有赤子心。

我们都来自同一片乡土,又踏上不同的征途,或留在乡村,或走向城市。当我们回望这一片片乡土,我们不只在谈论乡村的未来,我们也在反思城市的发展。乡村的路该怎么走,城市的路该怎么走,我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我想,我们要重拾的,是诚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当我望向那茫茫的乡土,我想我们正踏在那日光渐盛的征途之上。

河源紫金队访问员、督导与当地村干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