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回顾】山东大学张吉鹏:户籍制度改革研究与数据介绍
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 来源:社会调查中心
4月1日,暨南大学社会调查中心邀请了山东大学张吉鹏教授担任“社会调查与应用”系列讲座第51期的主讲人,以“户籍制度改革研究与数据介绍”为题,为暨南大学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讲座现场
张吉鹏,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曾任职南洋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与财政,移民、区域与城市发展。
主讲人张吉鹏
张吉鹏在讲座中围绕“中国户籍制度改革”这一关键议题展开,介绍了近年来他在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所做的研究,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演变历程。随后张吉鹏详细介绍了他与合作者在户籍制度改革时空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整合2000-2016年间251个城市的959份户籍政策文件,他们构造了3个数据库和120个城市两个阶段(2000-2013年和2014-2016年)的落户门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各城市的投资、购房、人才引进、普通就业和综合落户门槛指数。该研究通过量化分析深入探究了户籍门槛在不同时期、各城市级别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理解中国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新视角。
此外,由于户籍制度改革在2016年-2024年间有重大进展,张吉鹏教授团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全新了量化方法,创新性地拓展了户籍改革进展的研究,不仅分析了中国地级市层面2016年以来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而且构造了能够广泛用于实证分析的长面板数据。该数据可用于更深入地开展关于移民、城镇化、教育、就业和收入分配等研究,特别是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的重要变化。
具体而言,最新量化研究同时结合了2000-2020年历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和1996-2024年332个城市的落户政策文件,充分利用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信息和落户政策中的落户要求,以基期332个城市的存量流动人口中符合落户条件的人数的占比来量化各城市历年的户籍开放度和城市落户门槛。最新量化研究发现,在1996-2024年间,332个城市的落户门槛的加权平均值不断下降,除了一线城市之外的地方在2014年到2024年间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快速下降。城市级别越低,每年对应的落户门槛也越低,落户门槛下降得也越快。截至2024年6月,超过92%的城市的落户门槛值已低于20%,实现了低门槛;仍有9个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值高于50%,这些主要是较发达城市。进一步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城市落户门槛与基期的老龄化程度、经济开放度、第二产业比重、中小学师生比显著负相关,与基期的出生率、第三产业比重和城镇常住人口数显著正相关,为探究户籍政策的内生性提供了启示。
讲座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就积分落户、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各大城市落户门槛、人口老龄化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